安徽辉隆集团辉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行业资讯

- Industry news -

铝价动能较强 河南地区强降雨对铝产业影响如何

发布:辉铝新材|时间:2021/7/27

河南还是铝工业大省,铝产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兴于2003年,鼎盛时期的河南电解铝产能达到485万吨,产量在390万吨,约占全国产量的1/4。此次的强降雨对河南地区的铝产业有哪些影响?

铝企业生产和运输受冲击

国信期货研究咨询部主管有色顾冯达认为,大雨对华中地区企业生产经营和国内东西物流运输的冲击严重。以河南为代表的华中地区,作为我国铝产业链的重要节点,是铝产业链上游氧化铝生产、下游铝材消费贸易的主要集散地之一。从对铝行业的影响来看,由于受到此前河南铝产业限电限产及国储第二批金属抛售力度加大等因素的压制,华中地区灾害性天气持续更多影响的是跨省物流运输,造成相关地区库存积压、无法外运。

中信建投期货有色研究员王贤伟表示,此次大雨对河南当地铝产业链上下游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当前,河南省内铝土矿矿山已经完全停采,且预计短期内难以复工。氧化铝方面,郑州当地两家氧化铝企业已经停产。鉴于目前汽运及火运全面受阻,若无法快速恢复,则后期氧化铝企业将面临原料短缺风险,进而推动矿石及氧化铝价格走高。

据数据显示,曾经以铝强省的河南,由于供给侧改革和产业转型,省内电解铝企业已由鼎盛时期的21家缩减至目前的5家,产能较当时的485万吨削弱了近300万吨,目前运行产能仅190万吨,在国内电解铝产能中的占比仅5%。其中,焦作万方42万吨、伊电集团60万吨、万基58万吨、中孚实业25万吨、登封电厂集团铝合金厂5万吨。

河南作为国内铝加工业第一大省,铝板带箔企业设计产能共665万吨,6月前实际运行产能共443万吨,占全国总产能的40%。国信期货研究咨询部主管有色顾冯达表示,此前由于河南电煤供应紧张,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省内铝板带箔企业大规模大范围停产,导致当地电解铝消费量出现断崖式下滑,故在水灾之前,铝加工厂停产已引发冶炼厂由铝水转为铸锭,叠加河南跨省物流受阻,电解铝东西运输迟滞,预计河南及新疆等地铝锭社会库存短期内将进一步快速累积。

对于后市,中信建投期货有色研究员王贤伟认为,大雨对北方市场需求端的影响更加明显,同时上周国储宣布将于月底投放第二批储备铝锭,供需矛盾略有缓解,铝价维持宽幅振荡的概率较大。中长期看,受限电影响,内蒙古、云南产出下滑,后期新增投产或不及预期,加之河南部分电解铝产能面临停产,或许整个三季度供需将呈紧平衡状态,淡季特征进一步弱化,铝价中枢有望进一步抬升。但目前,市场关注焦点放在美联储7月利率决议上,若缩减QE的时点及规模超过预期,则商品市场情绪可能转向。

另外,多数机构人士认为,大宗商品牛市已经进入尾声,下半年更多以区间震荡为主。但鉴于供电紧缺、减排等因素影响下产能受限等因素,铝的动能可能更强于铜。

铝价动能仍强于铜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品种之间的基本面仍存在分化。相较而言,目前铝被认为动能更强。

铜、铝无疑是今年最受关注的两大商品,前者受全球流动性良好和需求复苏拉动,后者则因去产能、限电等因素涨价。截至7月22日,相较2020年4月的最低点,LME伦铝累计涨幅近70%;相较于去年3月的低点,LME伦铜累计涨幅超116%。

今年以来,铜价大涨的确导致下游企业承压。安泰科高级工程师、铜资深专家何笑辉表示,部分下游企业面临接单即亏损的问题,同时很多下游企业还面临回款的账期问题,对于一些本就融资难或现金流不充裕的企业来说,铜价的大幅上涨也增加了企业资金压力和生产经营压力。

高盛等国际投行强调铜的涨价是由稀缺性导致,毕竟“绿色革命”下,新能源车对铜的需求量是内燃机汽车的3倍,而且过去十年铜矿的投资、开采又严重不足。但何笑辉称应更理性看待所谓的“稀缺性”。

在铜涨价超100%的背景下,供给自然会不断出现,大型矿山未来会被陆续开采。今年全球矿山开采缓慢,可能也与疫情和上游更希望维持供给相对紧平衡有关。此外,铜仍是可再生的资源,国内已经积累了很多可以回收的终端产品,并非一定要开采新矿山。预计年内LME伦铜难以重回年中的历史新高,预计将在8800~9000美元/吨附近区间震荡。

相比之下,一些机构认为今年铝比铜更具基本面支撑。

铝在过去多年都维持供给过剩的格局,导致企业盈利承压。而今年之所以涨价,是因为国内相关部门多次强调将严控电解铝产能4500万吨“天花板”。银河证券就指出,2021年1月我国电解铝总产能达到4244万吨,接近4500万吨产能红线,因此电解铝产能将面临更大的限制。内蒙古能耗双控下,电解铝产能被迫减产,电解铝行业总产量增长弹性有限,而经济复苏与新能源消费又支撑电解铝消费增长,行业供需紧平衡有望支撑电解铝价格在高位运行,此前铝价一度突破了20000元/吨大关。

尽管铝价仍可能维持高位运行,但安泰科铝部分析师申凌燕表示,在国家保供稳价的背景下,大幅涨价的局面已经有所改变,短期价格仍有进一步承压回落的空间。

温馨提示:碳排放配额价格实现六连阳,专家呼吁加快推出碳衍生品。市场瞬息万变,投资需谨慎,操作策略仅供参考。